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图片名称

读“瓷”


作者:

李文超

来源:

综合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8-12

分类:

访问量:

            瓷器,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它曾经在日常中起居有度,见证了朝代繁荣昌盛的时期。无论大家的英文水平如何,都会认识一个单词:China。当它的首字母大写的时候代表中国;而当首字母小写的时候,china是瓷器。谢肇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瓷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由此可见,瓷是生活,是哲学和艺术,是诗,也是史。

           古往今来,瓷器凝聚着自有我国历史以来最悠久、灿烂的物质见证,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其中它是金(雕花鎏金)、木(烧制)、水(淘炼胎土)火(窑火)、土(陶土)的合成之物。没有什么能恰如其分的阐释中国人的五行之念。中国的四大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明清花、清彩瓷。其中明青花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磁体上敷以蓝色的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雨过天晴云破处。瓷收藏了月光与流水、火焰与坚冰。瓷,坚硬若铁,可又脆弱如冰。瓷,是卑微的泥土,又是高贵的瓷器!

            读“瓷”不能不提郑和的七次西洋之行。那白底蓝花的青花毫不怯场的从飘扬的船舱请出时,青花的灼灼光焰妖艳异国宫廷的空间。西方人诧异东方大国有如此大气超凡、精妙绝伦的奢侈品,瓷器改变了他们的审美观,每一片遗留在海外的瓷片,都以其纹饰、圈足、发色诉说着自己的身世,传播着它独有的历史信息,无论在哪个地域国家,他的样子无需多辨,它来自中国。郑和,第七次没有和他的船队回来,长眠于印度。只有一根辫子和一双鞋随着船队回到瓷的国。怀揣着多年的愿望是如此烽火飘摇下的完美演绎。瓷经历了权势与富贵,也经历了泥土深处的蛰伏,度过了时间,也因此染上了时间的釉光想象每一件青花釉里镶嵌了多少月光与流年,我还是喜欢相信,景德镇瓷器釉面的白蕴含阳光的温暖。正如江子在他如琥珀般光泽的《青花帝国》中写道:“瓷是君子,它有着君子谦逊、风雅、安静、隐忍而从容的美德;瓷也是烈士,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碎尸万段也不肯腐烂。瓷是儒家,有着虽千万人吾往、舍得一身剐的勇者之心;瓷也是道家,最懂得清静无为的妙处。”我醉心于瓷的美,在脑海中泛起阵阵涟漪,加入对瓷的美好想象,静心沉淀自己,有着瓷一般光洁的信仰。

 

 

 

 

关键字:

瓷器,青花,中国,有着,也是,如此,见证,经历,君子